烛光下的期待发表时间:2019-07-12 17:30作者:孝感外小 姜宇 2019年4月8日,孝感外国语小学全体教师在湖北工程学院聆听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讲座。讲座中,李镇西老师的演讲风格深深的感染到了我们,让我们有时开怀大笑,有时低头沉思,也有了颇多的感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镇西老师,一个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全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和模范班主任。听了他的演讲,我的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洗礼。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对工作的执着,喜爱和尊重。一位普通的老师可以做到如此程度,与之相比,我感到惭愧不已。李老师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教师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完成了从普通教师到教育管理者、教育专家的转变。李老师爱他的班级,爱他的学生,更热爱教师岗位。 在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自我介绍以后,感觉他就像一个“大孩子”。李镇西老师说,要有一颗孩子心,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要想孩子之所想,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才能释放孩子的天分。李镇西老师懂得如何放下自己的架子,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中,与他们一起在油菜花地里上语文课,一起在操场上玩耍,而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感同身受,我十分佩服李老师。想要是哪一天,我也能与我的学生一起在油菜花地里上一节语文课,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镇西老师的那种对学生的爱,也让学生学会了感恩。从他的演讲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与开心。我觉得李老师这一生很幸福,因为他有那么多爱他、尊敬他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并能让每一个学生也尊重自己,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心中所期盼的吗?李老师强调爱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之爱,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我们的班规也管老师》这篇文章出自李老师的学生之手,李老师评语这样写道: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师也是班集体的一员,岂能不受班规的约束?这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也是我以后会学习的地方。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就是我们在学生之中而不是在他们之上。 李老师在转化后进生方面的许多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李老师在谈到素质教育时,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须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学生。李老师对后进生的态度是不放弃、不抛弃,特别关注。在很多老师争当实验班班主任时,李老师却选择当后进生的班主任。在李老师的教学和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确实做到了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到有个性差异的每个学生,而不是只追求升学率,把差生放在一边不管。李老师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创立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一套办法。 通过这场讲座,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虽不能做到与师同行,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像李老师那样把教育当做一份事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首先,教育不应只是看重成绩,更应看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然在当下社会,家长看中的仍然是成绩,升学率,但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会让孩子们交上让父母满意的答卷。像一年级的孩子,如果说回到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自主的完成作业,而不是调皮捣蛋,让父母不省心,可能会格外惹人喜爱,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在蜜罐里爬出来的,有很多方面都有不足,我相信通过全体老师的不懈努力,他们将来都能为祖国添一份光彩! 在惊叹李老师的热情之余,我们也要深切地感受到李老师在教育上的激情。后进生是每一个班级都会有的,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原因可能有很多种,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要学习李老师对待后进生的管理方法。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每一位老师的努力,我相信我们学校一定能解决后进生这个问题。教书育人是我们孝感外国语学校每位教师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眼界更为开阔,感谢李镇西老师的倾情演讲! 希望更多更多像李老师一样无私奉献的“蜡烛”生生不息的燃烧下去! 上一篇感受孩子 提升职业幸福
文章分类:
孝感外小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