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发表时间:2019-07-12 17:33作者:孝感外校 常文娟 教师的作用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今天听了镇西老师的讲座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次的报告会让我受益匪浅。 教育的价值即人的价值。报告中,老师用图片展示了学生从第一次接触学校和同学到所有的学业都结束之后的心情。意在向我们表明,在学校期间,孩子的天性是被压制的。不许他们做所有不利于学习的事情,就相当于让他们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个条约中,孩子就不是孩子,他们只是老师培养的一种有利于社会的人而并不是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人和人才,是两种概念。有了杰出的人,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但教育者眼中往往却只有“才”而没有“人”,于是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应该把所有的学生当作人去对待,这就要求教师让课堂变得“有意思”,即富有浪漫、情趣、好玩、诗情画意……学生还是孩子,他们没有义务去做一些不符合他们身份的事情。因此,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认真沟通,有爱心,有创造性的去对待他们,要学会去揣摩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做到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提升,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而要做到寓教于乐,就要懂得让自己变成“儿童”,也就是拥有儿童的视角,一切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让老师和学生一样平等,让学生喜欢待在学校,喜欢上学习。让学校去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老师。只有当师生彼此相融,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对方的情绪时,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并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兴趣,一种价值观;学生也不只是一种知识的容器,它是一种独属于儿童的价值和幸福。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想都获得幸福感,那就要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圣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向学生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理解、耕耘、创造。 在这次的报告会中,李老师用一个个有意义的故事,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思想,让我懂得了教育不只是教书育人,它更是一种智慧和艺术,将在我的教师生涯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我要努力做到把李老师的教育思想融入我的课堂中去,让每一节课堂都变得“有意思”。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