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以人为本”的教育发表时间:2019-07-12 17:52作者:云梦外校 肖彬 四月初,草长莺飞的季节,有幸识得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老师——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每天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活一缕新的气息。 印象中的教育专家都是理论高于实践,给人束之高阁的感觉,实践中没多大用处。但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植根于生活,让人一听就感觉“这不就是我们日常教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么?” 大半天的学习一晃而过,但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仍历历在目。在短短四个小时的分享中,李老师用通俗却不缺诙谐的语言从两个方面分享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故事: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 在《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主题中,他阐释到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在教育中我们首先培养的是“人”,其次是“人才”。在教育中不要扼杀学生的天性,教育者应该以学生为主,引导他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而不是培养一代仇视学习的读书人等等。他的这些理念无疑像一把利剑插入我们授教人的心中,让我们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方式以及最终目的是否合适?我们是在培养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还是在杀“人”? 我常常在思考,作为施教者,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是出于初心还是出于生存呢?出于初心,真正的爱教育,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会越来越开心,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是功利性的施教,只会被动的为了生存而教育,这样只会越来越累。所以,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教育是出于兴趣,出于爱。所以,李老师说做教育要有三心:爱心、童心、责任心。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授教,真正的爱学生,那样学生才会爱你,继而不排斥你教给他做人道理以及知识。而作为老师,真正的将教育作为兴趣看待,把考核、评职等放到一边,潜心教育学习,这样才会越起劲。 《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这个主题中,李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他从初入讲坛到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人生就是不断的超越,不给自己设限,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在教育实践中,李老师每天坚持做到五个“一”:每天坚持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这也不断的激励我们向李老师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争取做像李老师一样的富有责任心、有爱心、有童心的良师。 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不但让我领略了李老师的博大胸怀,更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什么是教育?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这一切都从中找到了答案,真是受益匪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多借鉴,多实践,成为一名幸福且优秀的教师。
文章分类:
云梦外校心得体会
|